司馬穰苴者、一田完之苗裔也。齊景公時、晉伐阿、甄二、而燕侵河上、三齊師敗績。景公患之。晏嬰乃薦田穰苴曰。「穰苴雖田氏庶孽、然其人文能附衆、武能威敵、願君試之。」景公召穰苴、與語兵事、大說之、以為將軍、四將兵扞燕晉之師。穰苴曰。「臣素卑賤、君擢之閭伍之中、加之大夫之上、士卒未附、百姓不信、人微權輕、願得君之寵臣、國之所尊、以監軍、乃可。」於是景公許之、使莊賈往。穰苴旣辭、與莊賈約曰。「旦日日中會於軍門。」五穰苴先馳至軍、立表下漏六待賈。賈素驕貴、以為將己之軍而己為監、不甚急。七親戚左右送之、留飲。日中而賈不至。穰苴則仆表決漏、八入、行軍勒兵、申明約束。約束旣定、夕時、莊賈乃至。穰苴曰。「何後期為。」賈謝曰。「不佞大夫親戚送之、故留。」穰苴曰。「將受命之日則忘其家、臨軍約束則忘其親、援枹九鼓之急則忘其身。今敵國深侵、邦內騷動、士卒暴露於境、君寢不安席、食不甘味、百姓之命皆懸於君、何謂相送乎。」召軍正問曰。「軍法期而後至者云何。」對曰。「當斬。」莊賈懼、使人馳報景公、請救。旣往、未及反、於是遂斬莊賈以徇三軍。三軍之士皆振慄。久之、景公遣使者持節赦賈、馳入軍中。穰苴曰。「將在軍、君令有所不受。」一〇問軍正曰。「馳三軍法何。」正曰。「當斬。」使者大懼。穰苴曰。「君之使不可殺之。」乃斬其僕、車之左駙、馬之左驂、一一以徇三軍。一二遣使者還報、然後行。士卒次舍井灶飲食問疾醫藥、身自拊循之。悉取將軍之資糧享士卒、身與士卒平分糧食。最比一三其羸弱者、三日而後勒兵。病者皆求行、爭奮出為之赴戰。晉師聞之、為罷去。燕師聞之、度水而解。一四於是追擊之、遂取所亡封內故境而引兵歸。未至國、釋兵旅、解約束、誓盟而後入邑。景公與諸大夫郊迎、勞師成禮、然後反歸寢。旣見穰苴、尊為大司馬。田氏日以益尊於齊。
一索隱。按。穰苴、名、田氏之族、為大司馬、故曰司馬穰苴。 正義。穰音若羊反。苴音子徐反。田穰苴為司馬官、主兵。
二索隱。按。阿、甄皆齊邑。晉太康地記曰「阿卽東阿也」。地理志云甄城縣屬濟陰也。
三正義。河上、黃河南岸地、卽滄德二州北界。
四索隱。謂命之為將、以將軍也。將音卽匠反。遂以將軍為官名。故尸子曰「十萬之師、無將軍則亂」。六國時有其官。
五索隱。按。旦日謂明日。日中時期會於軍門也。
六索隱。按。立表謂立木為表以視日景、下漏謂下漏水以知刻數也。
七正義。己音紀。監、甲暫反。
八索隱。仆音赴。按。仆者、臥其表也。決漏謂決去壼中漏水。以賈失期、過日中故也。
九索隱。上音袁、下音孚。 正義。援、作「操」。枹音孚、謂鼓挺也。
一〇集解。魏武帝曰。「苟便於事、不拘君命。」
一一索隱。按。謂斬其使者之僕、及車之左駙。駙、當作「軵」、並音附、謂車循外立木、承重較之材。又斬其馬之左驂、以御者在左故也。 正義。軵音附。劉伯莊云。「駙者、箱外之立木、承重校者。」
一二正義。徇、行示也。
一三正義。比音(卑)必耳反。
一四正義。度黃河水北去而解。
已而大夫鮑氏、高、國之屬害之、譖於景公。景公退穰苴、苴發疾而死。田乞、田豹之徒一由此怨高、國等。其後及田常殺簡公、盡滅高子、國子之族。至常曾孫和、因自立為齊威王、二用兵行威、大放穰苴之法、三而諸侯朝齊。
一索隱。田乞、田僖子也。豹亦僖子之族。
二索隱。按。此文誤也、當云田和自立、至其孫、因號為齊威王。故系家云田和自立、號太公、其孫因齊、號為威王。
三正義。放、方往反。
齊威王使大夫追論古者司馬兵法而附穰苴於其中、因號曰司馬穰苴兵法。
太史公曰。余讀司馬兵法、閎廓深遠、雖三代征伐、未能竟其義、如其文也、亦少襃矣。一若夫穰苴、區區為小國行師、何暇及司馬兵法之揖讓乎。世旣多司馬兵法、以故不論、著穰苴之列傳焉。
一索隱。按。謂司馬法說行兵、揖讓有三代之法、而齊區區小國、又當戰國之時、故云「亦少襃矣」。
索隱述贊。燕侵河上、齊師敗績。嬰薦穰苴、武能威敵。斬賈以徇、三軍驚惕。我卒旣彊、彼寇退壁。法行司馬、實賴宗戚。